「科技徹底改變了設施管理者的工作模式」,國際設施管理協會(香港分會)(IFMA Hong Kong Chapter)會長曾德豪在訪談中直指行業變革核心。當傳統「朝九晚五」框架被Zoom會議打破,從業者實現跨時空協作,運維效率完成質變突破。物聯技術更將變革延伸至實體資產——電梯內植入感測器預判故障,智能水掣系統即時阻斷漏水危機。Kenneth 以實證案例強調:「當漏水情況出現,系統會自動關掉水掣,並將電梯自動升高,防止水浸事故」。這些技術實踐正將被動維修轉化為主動資產守護機制,為不動產可持續價值奠定基石。
專業認證構建資本門檻
2020年香港物管發牌制度實施,IFMA Hong Kong Chapter憑藉「註冊設施管理師」(CFM)課程獲政府認可為專業團體。前會長梁進源明確戰略意義:「通過提供清晰而明確的入行途徑,我們希望能吸納更多人才,推動行業發展」。該認證體系使持證者同步獲得國際與本地雙重資質認證,直接滿足物監局對第1級物業管理人的專業要求。此舉不僅提升從業者職業資本,更建立行業長效人才輸送管道,為資產管理者提供價值評估新標尺。
通過提供清晰而明確的入行途徑,我們希望能吸納更多人才,推動行業發展。
國際設施管理協會(香港分會)(IFMA Hong Kong Chapter) 前會長 梁進源 (Kendrew Leung)
卓越平台催化資本認同
IFMA Hong Kong Chapter 每年舉辦兩大標杆活動:9月國際設施管理研討會(Integrate Conference)及亞太卓越獎頒獎禮。梁進源闡釋其資本聯結價值:「設施管理行業與大時代發展掛鈎,業界需時刻留意市場變化」。研討會聚焦ESG等前沿議題,匯集政府官員及行業專家指路發展方向;卓越獎設立十大嚴苛標準,如「職業健康與安全獎」要求候選企業達成場地零意外紀錄。這些平台年均吸引超二千人參與,成為資本方識別優質管理標的的關鍵場景。

IFMA Hong Kong Chapter 每年舉辦國際設施管理研討會,推動業界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優化整個行業進步和價值。
智慧節能創造資產溢價
設施管理的技術應用正從成本中心轉型為利潤引擎。曾德豪揭示物聯技術的資本轉化力:「無線感測器監測室內溫度,自動開關冷卻板,減少電能消耗」。該技術使商業大廈能耗顯著降低,從運維支出部門躍升為資產溢價創造單元。隨著香港加速建設智慧城市,技術創新正成為設施管理行業資本估值的重要參數。

結語:專業生態的資本化演進
IFMA Hong Kong Chapter的三十年發展軌跡,印證香港設施管理從勞力密集型走向知識資本化的產業升級。當CFM認證成為人力資本硬通貨,當物聯技術轉化為資產估值參數,這個曾被視作後勤支援的行業,正以科技為槓桿、專業為支點,撬動資本市場對建築環境價值認知的重構。正如協會願景所昭示——「引領建築環境未來,讓世界更美好」,設施管理已從幕後走向資本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