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封面故事

「不要看輕這一杯奶茶!」金百家集團創辦人黃家和一直強調的核心理念,成為金百加集團三十年發展的註腳。1993年,他離開家族企業捷榮集團創立金百加,初期專注咖啡與紅茶批發。隨著市場需求變化,集團逐步擴展產品線,發展出「金茶王」茶葉批發、「大牌檔」即沖飲品、「點點綠」有機食品等共計11個品牌,產品銷往美加、澳州及東南亞。 黃家和在訪問中闡釋品牌差異化策略:「同類型茶葉可用不同品牌區隔市場。」例如「金茶王」鎖定B2B供應鏈,「大牌檔」主攻零售端,每個品牌均有明確目標客群與營銷策略。…

「我們由一間燒味快餐店發展至十幾個品牌,這是核心秘訣。」太興集團董事總經理陳家強在專訪中點出集團競爭本質(影片字幕)。1989年由創辦人陳永安(陳家強父親)創立首家西灣河燒味茶餐廳,如今成為橫跨香港、內地、澳門,坐擁​​12個品牌​​、​​210間餐廳​​的上市餐飲集團(06811.HK)。當餐飲業陷入同質化競爭,太興以「品牌矩陣+中央廚房+數位生態」三角模型,將地域飲食文化轉化為可複製的資本增長路徑。  …

「當全球遠距醫療還在忍受720P畫質卡頓時,我們的8K系統已能看清患者眼底血管。」Roborn聯合創辦人麥騫譽(Mark)在數碼港實驗室調試著機械臂,背後螢幕實時顯示泰國醫院的4K手術影像。其旗下路邦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超低延遲傳輸技術,正重新定義醫療資源分配規則。 當被問及技術商業化的關鍵,他指向機械臂關節處的傳感器:「工程師常沉迷參數優化,但真正價值在於讓技術成為醫療行為的自然延伸。物理治療師透過這套系統,能同時為三倍患者制定復健方案——這不是取代人力,而是釋放專業價值。」…

「過去養貓是為捉鼠,今日寵物是家人。」Q-Pets創辦人葉煜明一語道破市場質變的核心。年輕世代將寵物視為情感載體——情侶共養取代傳統婚育規劃、丁克家庭視毛孩如掌上明珠,這種文化轉向直接驅動消費升級。「消費者現在會為寵物購買眼鏡、訂製頸圈,甚至挑選設計師服飾」,葉煜明指著陳列架上的寵物配飾解釋。這種將寵物「擬人化」的消費心理,促使Q-Pets重整全球供應鏈,嚴選具國際安全認證的食品與用品,讓每件商品承載「家庭成員待遇」的情感投射。  …

憑藉獨特產品力、精準市場策略與創新品牌故事,譚仔國際正將一碗米線的在地魅力,轉化為可複製、可擴張的全球化商業版圖。一碗熱氣騰騰、配料豐富、辣度分明的米線,不僅是香港人的集體味覺記憶,如今更成為譚仔國際(TamJai International)執行長劉達民手中,征戰全球餐飲市場的戰略核心。在母公司東利多(Toridoll…

2022年2月寒潮襲港之際,中山紀念公園的16座白色氣膜實驗室正吞吐着每日30萬份核酸檢測樣本。華昇診斷中心董事長胡定旭坦言:「這不是臨時抗疫設施,是未來十年精準醫療的神經中樞。」 當全港檢測能力因第五波疫情崩潰時,這位前醫管局掌舵人以「跨境技術整合」打破僵局:引進華大基因火眼系統,結合三合一混樣技術將單次檢測成本壓至240港元。240萬人次的全民檢測數據,此刻正透過AI算法轉化為預測大腸癌風險的黃金礦脈——這條從「防疫基建」到「數據引擎」的蛻變之路,標誌著香港醫療資本化的關鍵躍遷。…

香港建造業,曾經的「勞力密集、高危低效」標籤正被強力撕下。站在產業升級的關鍵節點,建造業創新及科技應用中心(CITAC)董事會主席蔡宏興,正帶領這個樞紐機構,成為變革的核心引擎。面對人力短缺、成本壓力與安全挑戰的傳統困局,蔡宏興指出,出路在於擁抱貫穿項目生命週期的​​「數位化供應鏈」​​。CITAC的使命,便是催化這場重塑價值鏈的深刻轉型,​​為行業開闢一條通向效率躍升與未來競爭力的清晰路徑​​。  …

「香港與新加坡最大分別在於——前者是大中華區無可取代的金融樞紐,後者是東南亞的區域中心。」香港家族辦公室協會創會主席及萬方家族辦公室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始創人 關志敏(Chi-Man)開宗明義點破迷思。他引用實務數據佐證:「78%駐港單一家辦同時在新加坡設點,92%東南亞家族也在香港部署資本支點,這從來不是二選一的命題。」…

全球資本向永續發展賽道加速流動之際,粵港澳大灣區正憑藉「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制度框架,構建ESG創新生態圈。陳婉真指出,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國家戰略為企業鋪設了明確路徑,《十四五規劃》更將大灣區定位為「雙循環」樞紐,吸引高達35%的全國ESG基金在此集聚。 大灣區11座城市的發展落差恰恰形成戰略縱深:香港憑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主導綠色債券發行,其中36%資金注入新能源基建;深圳以科技賦能開發「灣區ESG數字地圖」,為3.8萬家企業提供環境風險預警;肇慶、江門等城市則借力生態資源發展碳匯經濟。這種梯度格局使企業可根據產業特性選擇差異化切入點,例如唯品會基金會活化塱頭古村帶動鄉村旅遊收入增長,正是將文化資產轉化為永續資本的典型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