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子醬,這一被譽為「黑色黃金」的頂級食材,正迎來一場由亞洲企業主導的產業變革。Ramesses II 創辦人李甜甜憑藉對生態保護與技術創新的堅持,不僅帶領品牌成為全球魚子醬市場的關鍵玩家 —— 中國現已佔全球魚子醬出口量的 85%,更以環境友好、社會共益的發展模式,為古老產業注入可持續動能。其背後,是一條融合技術突破、國際化佈局與長期資本戰略的獨特路徑,重新定義著高端農產品的商業價值與社會意義。
我想要做的這個初衷是讓我們這個品牌、讓我們中國的這些好東西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知道
Ramesses II 創辦人 李甜甜
從「資源依賴」到「生態循環」的技術突破
鱘魚作為魚子醬的來源,曾因野生種群瀕危被全球禁捕,物以稀為貴的現狀推高了魚子醬價格。李甜甜的破局點,在於用技術打破「保護與產出」的對立 —— 她帶領團隊研發的全年產殖技術,不僅解決了鱘魚對水溫、氧氣的苛刻要求,更構建了一套閉環生態系統。
在 Ramesses II 超過十萬平方米的養殖基地中,四個專業養殖車間與生態魚池形成了獨特的共生模式:鱘魚的排泄物與殘餌會影響水質,團隊便在池中混養鯰魚,利用其攝食微生物與雜質的特性天然淨化水質,「除了這個硬科技的技術以外,我們也會用一些天然的比如說我們會讓食物鏈的循環…… 鯰魚會保持水的幹淨度更好一些、更健康一些」,李甜甜在受訪時解釋道。這一模式不僅讓養殖水質達到食用級標準,更使鱘魚存活率從傳統的 8% 躍升至 80% 以上,年產能達 800 萬噸,既保護了這一「恐龍時期遺留下來的物種」,又實現了產業化供應。
此外,品牌對養殖全鏈條的嚴格把控同樣體現環境責任:從魚苗選育到魚子篩選,二十餘道工序中僅保留十幾分鐘內達到頂級品質的魚子用於出口,既保證品質,又避免資源浪費。這種「精準產出」理念,成為其環境管理的核心邏輯。

讓頂級食材走出「奢華桎梏」的普惠實踐
留學法國期間,李甜甜曾對西餐廳中魚子醬的高昂價格感到費解:「你去西餐裏面喫魚子醬,除了鵝肝、黑松露就是魚子醬,這種天花板級別的魚子醬是很貴很貴的,你要花很貴的價錢。」這份體悟成為她創業的初衷:「我想要做的這個初衷是讓我們這個品牌、讓我們中國的這些好東西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知道,並且還是每個人都有權利享受到最好的食材,最便宜的價格。」
為實現這一目標,Ramesses II 聚焦品種創新與成本控制。中國獨有的雜交鱘魚(如海博瑞鱘)不僅味道濃郁,價格更遠低於傳統品種,在國際市場迅速打開局面。目前,其產品已進入日本、新加坡、英國、美國等 20 多個地區,更通過與法國國際美食協會及法國政府合作,連續在法國舉辦三場主題晚宴,讓「中國產」魚子醬獲得全球美食家認可。這種「高品質、可負擔」的定位,不僅拓寬了市場邊界,更讓魚子醬從「少數人的奢侈品」成為連接不同文化的橋樑。
以透明化路徑推動產業永續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農業的關注升溫,Ramesses II 正謀劃通過資本化加速產業升級。李甜甜透露:「我們公司也做了一個規劃,也是希望我們這個品牌…… 往後來 IPO 能上市,寄望結合全世界或者社會上有能力的人…… 希望這些能人能看到這個養魚的賽道是很好的,能被可持續發展,能為國家節能減排,能為這個地球做一些貢獻。」
這一戰略背後,是對治理透明與長期主義的堅持。品牌已建立從魚苗到銷售的全鏈條追溯體系,確保產品品質與來源可查;同時,其「技術 + 生態」的模式不僅為自身帶來增長動能,更為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樣本 —— 中國農業科學院已在黑龍江撫遠市設立史氏鱘魚種繁育基地,推廣類似技術。李甜甜的理念頗具前瞻性:「有的時候我的理念是不一定是要傳給我自己的子女,可能是希望將後來有能力的人來管理這企業、管理這個魚子醬行業,一代一代的持續下去。」這種開放的治理思維,為品牌吸引多元化資本與人才奠定了基礎。
Ramesses II 的發展軌跡,展現了 ESG 理念如何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動力。從生態循環養殖到普惠化市場策略,從國際認可到資本化規劃,李甜甜團隊用行動證明:商業成功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可以共生共榮。在全球魚子醬市場持續增長的背景下,這一亞洲品牌的實踐不僅重塑了產業格局,更為高端農產品企業提供了一條兼具商業價值與社會意義的成長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