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港交所 Core Climate 平台上線首月即達成 40 萬噸碳信用交易,當 ISSB 準則即將於 2024 年納入港股披露框架,ESG 已從企業「可選項」變為資本市場「必答題」。THINK ESG 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陳易賢(Andy)帶領這家誕生近三年的 ESG 顧問公司,憑藉 SaaS 工具與端到端諮詢服務,正在為 Pre-IPO 企業與上市公司搭建「合規 – 增效 – 增值」的全鏈路解決方案。其母公司 Union 作為港交所認可的股票過戶登記處,服務超過 80 間上市公司的資源積累,更讓 THINK ESG 在資本市場 ESG 服務領域形成獨特競爭力。
港交所 ESG 標準迭代與碳市場崛起:合規需求催生技術革新
ESG 領域的快速演變,從披露標準到交易市場皆有跡可循。陳易賢觀察到:「淨係講 ESG report 嘅 standard 呢已經轉變得好快啦」—— 港交所自 2016 年推動 ESG 披露規範化,2019 至 2020 年逐步收緊要求,並計劃於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納入 ISSB(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標準,倒逼企業提升數據質量與披露深度。
與此同時,碳交易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更顯示 ESG 的資本屬性。「港交所上個月 launch 咗佢哋嘅 Core Climate——carbon credit 嘅 trading platform,單單一個月就有成 40 萬噸碳信用嘅交易」,陳易賢指出,無論是強制性披露還是自願性碳交易,都在推動企業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布局」,而這一過程中,技術工具的角色至關重要。
對於擬上市或已上市公司而言,ESG 合規能力已成為資本審視的核心指標。港交所上市規則中,ESG 披露質量與企業治理水平直接影響投資者信心,而 THINK ESG 的定位,正是幫助企業在這一快速變化的生態中佔據先機。
THINK ESG 服務所有對環境保護、可持續性等議題有目標的公司,制定ESG策略,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達到ESG的全球標準。(圖片來自THINK ESG官方網站)
SaaS 驅動的 ESG 數碼化:從人工填表到智能合規的範式轉移
現有企業的 ESG 實踐仍存在顯著痛點。陳易賢坦言:「現時好多上市公司嘅 payroll 工作都係非常之不足嘅,包括佢哋嘅 ESG report 冇包含到任何嘅碳審計結果、用電量、廢物量或者運輸等等嘅數據」,更普遍的是「用 excel、spreadsheet、人手去 data input,非常之費時同埋好容易出錯」。
THINK ESG 的解決方案正針對這一痛點。其開發的 SaaS 平台整合了數據收集、重要性評估、利益相關方參與及報告框架構建等全流程功能,實現「整個 payroll 嘅過程更加電子化,減少出錯,減少人手」。系統內嵌 GRI、TCFD 及港交所等多種國際與本地框架,讓企業無需反覆學習新標準,直接通過工具輸出符合要求的報告。
這一數碼化轉型的價值不僅在於效率提升。對於 Pre-IPO 企業,穩定的 ESG 數據管理能力可縮短上市審核周期;對於上市公司,高質量披露則能降低信息不對稱,吸引關注 ESG 的機構投資者 —— 據晨星研究,2023 年亞太地區 ESG 主題基金規模增長 23%,對標的公司的披露質量要求顯著提高。
我們希望可以幫到所有對環境保護、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有 ambition(雄心)的公司,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趨勢裡尋找先機和機遇。
THINK ESG 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陳易賢
母公司資源協同:上市服務生態中的 ESG 增值邏輯
THINK ESG 的獨特優勢,與其母公司 Union 的行業地位密不可分。「我哋嘅 parent company Union 啦係港交所上市所 recognize 嘅股票過戶登記處,服務緊上 80 間嘅上市公司」,陳易賢解釋,這種深度參與資本市場基礎設施的經驗,讓 THINK ESG 更理解上市企業的合規痛點與資本訴求。
這種協同體現在服務的「定制化」上。無論是 Pre-IPO 階段的 ESG 架構搭建,還是上市後的動態披露調整,THINK ESG 都能結合 Union 在股份登記、股東管理等領域的經驗,提供「從資本準備到持續運營」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例如,針對擬赴港上市的新經濟企業,其服務可同步覆蓋 ESG 數據追溯與股權結構優化,幫助企業在路演階段更清晰地向投資者展示可持續發展能力。
維珍尼一直以「創新、速度、質量、可持續發展」四大維度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從合規到文化:構建 ESG 教育社群的長期價值
在陳易賢看來,ESG 的終極價值遠不止於報告。「香港 ESG 雖然係好多人睇,但係其實教育或者文化嘅程度,我都覺得好唔夠」,對比歐洲「對 ESG 或者 sustainability 嘅 culture 同教育都非常之好」,他認為香港需要「將呢件事真係唔係純粹係一個 reporting 嘅 stuff」。
THINK ESG 的應對之策是構建 ESG 社群與教育體系。通過與 NGO、大學及教育機構合作,合辦針對上市公司及中小企管理層的高管培訓課程,內容涵蓋報告編製與戰略規劃,旨在「令到 ESG 係會同整個社會一齊可持續咁發展」。
這種長期主義的佈局,實際上是在培育更大的市場生態。當企業管理層真正理解 ESG 對品牌價值、客戶認同及資本認可的深層影響,其需求將從被動合規轉向主動戰略規劃 —— 而這正是 THINK ESG 希望佔據的價值高地。
結語:ESG 作為資本與可持續價值的連接器
從港交所 Core Climate 的碳交易活躍度,到 ISSB 準則的即將實施,ESG 正成為資本市場新的「通用語言」。THINK ESG 憑藉 SaaS 工具、母公司資源協同與教育社群建設,正在這一進程中扮演「翻譯者」與「赋能者」的角色 —— 幫助企業將可持續發展實踐轉化為資本認可的價值敘事。
陳易賢的願景清晰而務實:「我哋希望可以幫到所有對環境保護、sustainability 有 ambition 嘅公司,係全球氣候變化嘅趨勢度搵到先機同機遇」。在這一過程中,ESG 不再是企業的額外負擔,而是驅動業務增長與資本增值的雙重引擎。